艾滋病防治知识100问③
可以的。感染了病毒的母亲生下的婴儿当中,四个中有三个不会受到感染。如果母亲在分娩前服用一个疗程的抗病毒药物,做剖腹产,且不采用母乳喂养,那么她所产下的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率可以大幅下降到百分之十。许多妇女没能享受到抗病毒药物与剖腹产,而母乳喂养的问题又很复杂:一个婴儿如果不受母乳喂养,那么其死于痢疾的危险性大大升高,因为缺乏来自乳汁的抵抗力,又买不起乳汁替代品,有些则连干净的水都没有。在许多国家,不用母乳喂养还是社会所不容的。母亲如果食用均衡的营养品,包括多种维生素,就能减少传染的危险。对妇女所感染的病,包括性病应进行及时治疗,在怀孕期间使用安全套,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同时避免施行人工羊膜穿刺和阴道扩张手术,都可降低感染的机率。
具体的高危行为有如下几种:
医源性感染:
主要是指医疗器具不洁,造成接受医疗服务者感染HIV,其中也包括医护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时,暴露于感染者或患者的体液,而致感染HIV。
针刺传染HIV的机率与针头的特性(空心或实心)、针刺的深度、针头有否可见的血液、患者的感染阶段以及被扎伤者的遗传特性有关。不慎被污染HIV的器具如针头刺伤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到含有HIV的体液,单次暴露的传播概率为0.3%~0.5% 。目前职业暴露后,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有效降低发生HIV感染的危险。
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2004年7月6日发表的《2004全球艾滋病疫情年度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有3800万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2003年共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
在疫情较为严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疾病不仅在毒品使用者、色情从业者等高危人群中蔓延,还已扩散到普通人群中。2003年,该地区共有300万名新增感染病例,220万人因感染艾滋病死亡。目前,只有全球人口10%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有2500万名艾滋病毒携带者,占全球总数的70%。该地区有7个国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超过17%,有的国家甚至超过35%。
亚洲地区已成为疾病传播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病例出现在亚洲。2003年,亚洲地区共有110万人被感染,5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该地区目前共有740万名艾滋病毒携带者。
此外,在中东、北非和东欧等地区,也没有迹象显示疾病蔓延有所减缓。在欧美等高收入发达国家,随着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普及,艾滋病死亡率已大为下降。但因为一些人放松警惕,参与吸毒、色情交易、同性性交等高危行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新增染病人数又呈现反弹趋势。